-
新自由主义侵蚀30多年,拜登一朝就能让美国重回巅峰?
一个政治制度优势褪色、经济模式亟需整治的美国,将难以拿回国际话语权,也无力引领新一轮的全球化。这次总统大选将这部老旧、松垮的宪政体制各种结构与程序问题暴露无遗,这场疫情也将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脆弱与不平等摊在阳光下。[全文]
-
人类历史的这四重趋势不仅不会被疫情打断,反而会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前进的脚步加速。过去认为牢不可破的结构开始全面松动,过去认为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出现明显退潮与反转,所谓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轮廓日益清晰,全球秩序进入剧烈重组阶段。有四重历史趋势同步出现转折。[全文]
-
某些国际评比,有如绣花枕头
这些报告制作过程是否不自觉夹带西方中心思维与西方优越论,他们提倡的价值标准是否仅为西方经验量身订做,而无法合理考虑其他文化与历史条件下,不同发展路径的相对合理性。有时这些报告所推崇的模范生,可能像是绣花枕头一肚稻草,光有鲜艳亮丽的外表。[全文]
-
美国政治学者多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中国学者要超越这一点
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活动,尤其是政治学研究,其成果都有强烈的实践意义。你是为谁做学问?要把学问跟谁分享?希望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或时代?这都是学者必须面对的。我说要超越,是因为西方政治学,尤其是美国政治学已经忘了这些基本点。[全文]
-
美国主流政治学已经全面松动,这是一个契机
西方民主体制从三十年前历史终结的自信变为现在的不自信,这让政治学者们非常彷惶,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领域里,没有什么新的建设性的东西去应对它现在深层次的冲突和矛盾。[全文]
-
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缺陷重重,现在有一个改变的契机
美国主流精英以文明优越者自居,他们把倡导普世价值、推行民主制度与利伯维尔场也视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引来极大的争议。所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都存在严重缺陷,只是过去没有任何新的动力有可能去转换、改革或补充这个秩序。[全文]
-
是谁不断把全球经济重心往东牵引?答案不言而喻
是什么力量把这个重心一直往东牵引?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中国兴起,它是最大的牵引力量。两千年世界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预告了不久之后人类经济活动分布的重心可能会回到19世纪初的起点,甚至回到更早两千年前的起点,也就是回归更悠久的历史常态。[全文]
-
“若有机会重来,当然选择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的崛起对非常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是真正帮助它们打开思路,从新自由主义的牢笼解放出来。埃塞俄比亚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汲取适合自己的实践策略或制度安排,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甚至成立了类似发改委的规划机构,推进自己的“五年计划”——“增长与转型计划”。[全文]
-
过去我们常常高估美国的作用,而忽视它对世界的消极影响
我认为我们过去常常高估了美国的作用,而且甚至是忽视美国在全球范围里起的消极作用。其实如果美国的角色消退的话,有一个新的很好的空间,让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发挥他们积极性,甚至能够带领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全球重要议题上有更多建设性的主张。[全文]
-
有人想让中美彻底剥离,但很快发现几乎不可能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可以不求、不假他人。事实上都需要跟其它国家、其它地区进行经济的交换,进行合作,互补有无,然后进行专业分工。因为这样的话所有国家经济的福祉可以极大化,这个趋势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全文]
-
历史上有无数超级大国兴起,但中国不一样
在全球范围,经济紧密融合的受益群体还在继续扩大。当务之急是让世界主要经济体协同修正全球化的路径跟游戏规则,来更好地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全球化仍然具备充沛的前进动力与巨大潜力。而中国将可扮演关键角色。 [全文]
-
因为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被西方称为“修正主义国家”
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再受到“华盛顿共识”意识形态的束缚。所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选择范围扩大”的时代。这一点非常重要。并非所有的西方观察家都很欢迎这一转变。因此很多人称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国家”,中国彻底改变了全球公共话语体系。[全文]
-
中国复兴后带给人类的未来,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中国70年来走的道路,突破了过去各种不同文明曾经创造的历史。如果中国继续保持既有的发展轨迹,那么她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实际上她已经开始在深刻地影响全球社会,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不仅如此,这一作用将来还会更关键,而且她的关键程度甚至会超过历史上美国所起的作用。[全文]
-
特朗普对中国是一剂良药
中美关系曾被美国学者比喻为“连体婴儿”。中国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制造业产品,让美国人民长期享受低物价、低通胀的好处,使美国的中产阶级和中下阶层能够维持很高的购买力。而它现在宁可割舍这些经济实惠,显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算盘的问题。[全文]
-
怀念一位两岸共同景仰的大时代智者、仁者与勇者
他最担忧的是两岸关系。他生于大陆,成长于八年抗战,深知以“台湾民族主义”来对抗,可能导致兵戎相见的悲剧。他反复告诫台面上的政治人物,若出于自己的认同错乱或政治计算,而刻意制造台湾两千三百万人与对岸十四亿人之间的疏离、敌意与对立,既不负责任,也极不道德。[全文]
-
AI已经开始动摇“民主政治”
今天的代议制度是什么样的一种信息收集跟转换?我说那叫石器时代的制度,去澳门玩要多少钱登入:最原始的制度。每4年请你提供最多不到2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凭这点信息,就赋予执政者未来4年制定所有法律的权力。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问:凭什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