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季度数据出来,还要不要“中国式QE”?
10月19日,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出炉,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实现4.9%,且消费、居民收入增速等指标也由负转正。尽管这份成绩单可谓全球最佳,但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需求乏力的隐忧。在余永定等专家看来,为了使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全文]
-
应为四万亿计划正名,财政赤字率3%不是金科玉律
尽管计划存在缺陷,经验教训必须记取,但必须看到,没有这个计划,中国经济不可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但不知从何时起,财政赤字率不得超过3%成了金科玉律。有什么道理?不知道,大概是教科书说的吧。[全文]
-
“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美国正在用美元淹没全球
美联储救得了美国金融市场,但却救不了美国经济。一切取决于医学科学是否能够战胜COVID-19。当美联储开始无底线地印钞时,所有传统规则、理论禁忌都被颠覆。中国需要思考清楚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全文]
-
我反对脱钩,关键在如何扛住被美国踢出全球价值链
我反对脱钩,但问题是中国能否扛得住被美国踢出全球价值链。如果先做出一个政治判断或者一般性结论,例如为了坚持全球化,我们一定要拥抱或者一定要自力更生、不怕脱钩,这有悖政策制定逻辑。先考察不同产业链的具体情况,再考虑做出何种反应,才能维护我们的利益。 [全文]
-
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有的人就来讲“概率”
萨默斯从概率论的观点来看中国经济,这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即使中国经济还在继续高速增长,也并不违背他所谓的“回归中数”。萨默斯没有说,到底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和机制,中国经济增速一定会降到百分之三点几。我不需要你给我讲概率论,你要讲具体机制。[全文]
-
面对美国攻势,我们的希望在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的希望在于人民币国际化,原来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推动方式有问题。现在机会似乎来了,美元信用在下降。大家知道美元上写一句话"IN GOD, WE TRUST",但大家已经不太trust它了。[全文]
-
若人民币汇率由7变7.01也不是大事,不要自己吓自己
为什么管理部门及很多银行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极端的资本管制措施?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的汇率基本不动。要维持汇率稳定,潜台词是不能突破7,7是一个心理关口,只要到7就要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干预,让它不要突破7。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全文]
-
有些东西我们不能让步,比如中国未来发展机会
谈判之所以能取得结果,有一条非常基本的道理,就是贸易战没有赢家,伤敌一千必自损八百。中国应有理有节在WTO规则内进行合理反击,此前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以战止战,而并非中美之间紧密的经贸关系,相反,我们希望维持这种关系,之所以反击,也是为了维持这一关系。[全文]
-
央妈还会担心人民币贬值吗
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在当前情况下,货币政策必须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财政政策应该负起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责。私人投资只有在看到公共投资为企业赢了创造了强烈的外部效益之后才会跟进,加大投资力度。[全文]
-
如果连“破7”都担心,人民币谈何国际化
企业不能把所有风险都推给国家,也就是说,出口企业的风险不能转嫁给老百姓。企业应该花点钱,做套期保值,自己努力做到收益稳定。对出口企业来说,这是企业应该要做的事。否则央行就成了保姆,什么风险都承担,企业没有积极性去做套期保值,金融机构也没法发展这种金融产品。[全文]
-
指责中国窃取技术知识产权,请美国拿出可靠证据来
虽然撰写这份“301条款报告”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声称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所有调查对象都是匿名的,而且这些人的证词与道听途说几乎没有区别——那些话在法庭上是不可能获得采信的。即便他们的证词得到了采信,也不能明确证明外国企业被迫转让技术的情况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全文]
-
中国尤其不能用加息,来应对美国税改
我认为,中国有足以应对特朗普税改冲击的手段。但从长期看,不管美国是否减税,中国都应根据自己的日程表推进税制改革。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较重。此外,中国应该尽快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调整个人所得税结构和税率。我非常拥护尽快推出房地产税的主张。[全文]
-
报告解读| 为何下调GDP增长目标?
新的一年,中国政府下调了GDP增速至6.5%左右,谨慎得超过学者们的预料。2017年的关键词里又有新面孔:贸易保护主义、为企业减税降负、港独没有出路等。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密码,透露了什么?观察者网力邀11位学者解读其中九大要点。[全文]
-
争议人民币破七 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的关键时刻,又恰逢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扬言在汇率方面给中国施压,因此,人民币贬值究竟如何看?象征国家信用的数千亿美元外储的消耗、汇率稳定、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我们应该保哪个?真性情的“人民币先生”余永定教授,与复旦大学陈学彬、林曙教授展开非常详细的讨论。观察者网独家首发。[全文]
-
人民币浮动 不值得恐惧
大幅度贬值25%以上的货币危机,主要会产生四个问题:通货膨胀、主权债务危机、企业外债危机等。我国只有企业外债问题比较突出,但在过去一年中,也已经大幅度减少,应该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而受到很大冲击。相反,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全文]
-
中国经济怎么走?他们一起发出声音
经济学界及媒体舆论对中国经济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看法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观察者网力邀9位经济学家探讨中国经济当前最有分歧的六大问题。这些经济学家分别是张军、林毅夫、朱天、余永定、陈平、姚洋、屈宏斌等……[全文]